毛泽东历史珍藏馆坐落于大连市金石滩文化博览广场内,3500平方米的展馆空间里,30余万件像章、文献、实物等历史文物静静陈列,不仅勾勒出毛泽东同志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壮阔历程,更留存着无数与“衣”相关的时代印记——从抗战时期的粗布军装、土布围巾,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装制服,这些承载着岁月温度的织物,恰与服装学院的专业领域形成深度共鸣。作为一座集红色教育、历史研究与文化传播于一体的重要场所,这里为学院师生搭建了“触摸历史织物、解读服装里的革命故事”的独特平台,让大家得以从布料纹理、服饰细节中,读懂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走进历史珍藏馆,各式各样的像章琳琅满目。这些像章不仅是简单的物件,更是时代的见证者,它们从不同角度展现了毛泽东同志的伟大形象以及人民群众对他的衷心爱戴,体现出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凝聚力。
参观过程中,服装学院的师生们凭借专业的敏锐度,从独特视角深入挖掘历史与服装文化的紧密联系。大家发现,抗战时期的服装虽质朴无华,却蕴含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粗布麻衣抵御着战火纷飞,补丁摞补丁的军装见证了无数次英勇战斗,它们是战士们保家卫国的“战袍”,更是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外在体现。
师生们围在一起,热烈分享自己的感悟。有同学感慨:“以前对抗战历史的认知多来自书本,今天看到这些珍贵文物,仿佛穿越时空,真切感受到了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抗战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如今的和平,我们要倍加珍惜。”还有老师说道:“作为服装学院的一员,我们要从抗战历史中汲取灵感,将红色文化融入服装设计中,让服装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流动载体。”表达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和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坚定决心。
此次参观毛泽东历史珍藏馆的主题党日活动,对服装学院师生而言,不仅是一次触动心灵的党史学习教育,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传递。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新的起点,激励师生党员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把抗战精神融入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未来,服装学院师生将积极投身到传承红色文化、创新服装设计的实践中,以针线为笔,以布料为纸,创作出更多蕴含红色文化内涵的优秀作品,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服装文化中熠熠生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服装人的智慧与力量。
编辑/张天宁、李庆娜
审核/张天宁、王杨、李庆娜
审核/张天宁、王杨、李庆娜
浏览量:1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