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教师
段丽媛
指导班级
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24级7班,8班
课程简介
《服装手工设计基础》课程重点在于刺绣针法教学。其中包括基础针法,如平针绣,用简单的平行线条来填充图案;锁链绣,能绣出类似锁链形状的线条,可用于勾勒图案轮廓;还有缎面绣,通过紧密排列的长针来绣出光滑、平整的色块,适合表现花瓣等大面积填充部分。还会涉及图案设计,学生要学会根据服装风格和主题来设计刺绣图案。比如对于复古风格的服装,可能会设计复杂的花卉、藤蔓图案;对于休闲装,简单的几何图案或者抽象图案更合适。
材料和工具的介绍也是重要部分。会让学生认识各种绣线,如丝线、棉线的特点,不同型号针的用途。同时要掌握绣绷的使用方法,它能够绷紧布料,方便刺绣操作。在实际操作环节,学生有机会在不同质地的服装面料上进行刺绣实践,如在轻薄的丝绸上绣制精致的图案,或者在厚实的牛仔布上创作个性的刺绣装饰。
目标1
通过课程培养学生对色彩搭配的敏锐感知与运用能力,使学生能够根据服装的色彩基调与流行趋势,选择合适的绣线颜色进行搭配,以增强刺绣图案在服装上的视觉吸引力与艺术感染力。鼓励学生突破传统思维,将现代艺术元素、个人情感与文化内涵融入刺绣图案设计中,创作出具有创新性与独特性的服装刺绣作品,展现个人艺术风格与审美情趣,提升服装的附加值与文化底蕴。
目标2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多种刺绣针法,包括但不限于平针绣、锁链绣、缎面绣、法式结粒绣等,精准运用针法来表现不同的线条、纹理与图案效果。同时,可以依据服装的材质、风格与设计主题,独立设计并完成与之匹配的刺绣图案创作,从简单的装饰元素到复杂的场景画面均能精准呈现。并且熟练掌握在各类常见服装面料上进行刺绣操作的技巧,了解不同面料对刺绣效果的影响及相应处理方式,能处理刺绣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如绣线缠绕、针脚不均等,确保刺绣作品的高质量完成。
目标3
让学生了解服装刺绣的起源、发展历程、地域特色及文化传承意义,知晓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刺绣风格与特点,拓宽艺术视野与文化知识面。提供服装行业市场动态与时尚潮流趋势信息,使学生明确服装刺绣在当下时尚领域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引导学生将刺绣技能与商业需求相结合,为未来从事相关职业或创业奠定基础。
学生作业




学生感想

起初,设计对我而言,是将脑海中的朦胧幻想具象化的过程。然而,随着学习的深入,我才发觉这门艺术远非想象中那般简单。它不仅需要天马行空的创意,更需要扎实的专业知识与精湛的技艺作为支撑。每一次设计课程,都是一次与自我的深度对话。从灵感的寻觅,到素材的搜集,再到草图的勾勒与版型的确定,每一个环节都犹如精心雕琢一件稀世珍宝,容不得半点马虎。
在面料的选择上,我曾在丝绸的柔滑、棉布的质朴、牛仔的硬朗之间徘徊犹豫,感受着不同材质在指尖流淌的独特质感,思考着它们如何与设计理念完美融合。而色彩的搭配则宛如一场奇妙的魔法,或浓烈炽热,或清新淡雅,每一种色调的组合都能传达出截然不同的情感与风格,让我沉醉其中,不断尝试与创新。

刺绣是一门充满创意与情感的艺术。它不仅仅是对图案的机械复制,更是绣着情感与个性的表达。在选择刺绣图案和色彩搭配时,我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心情进行构思,将内心的情感与想法融入到每一针每一线之中。比如,在绣制一幅春日繁花图时,我会选用鲜艳明快的色彩,以细腻的针法展现花朵的娇艳与生机,借此传达我对大自然美好景象的热爱与赞美之情;而在绣制一幅宁静的月夜图时,则会选择淡雅的色调和简洁的针法,营造出清幽、静谧的氛围,表达自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憧憬。看着一幅幅亲手绣制的作品在针尖下逐渐成形,仿佛是将自己的灵魂与情感注入其中,使之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结晶,这种创作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学习服装刺绣并非坦途。从最初的穿针引线就状况频出,线在手中缠绕,针脚歪歪扭扭,图案也不成样子。但在一次次的练习中,我逐渐掌握了平针绣的均匀整齐、轮廓绣的清晰勾勒、法式结粒绣的精致点缀,不同针法在布上交织出奇妙的质感与纹理。
刺绣培养了我的耐心与专注力。每一针都需全神贯注,稍有分心便可能出错,在这快节奏的时代,这种沉浸让人内心宁静。同时,它也激发了我的创造力,色彩搭配、图案设计,从模仿到创新,我在布上尽情挥洒想象。
当看到自己亲手刺绣的服装穿在身上或展示出来,那种成就感无与伦比。服装刺绣不仅是装饰技艺,更是文化传承与情感表达。它承载着历史与故事,我也在刺绣中感受着传统与现代的交融,用针线诉说着自己的故事与情感。

如今,虽然刺绣课程已经结束,但我与刺绣的缘分才刚刚开始。我将带着在课程中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继续在刺绣的艺术海洋中遨游,不断探索和创新。我希望能够将刺绣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创作出更多既具有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作品,让这一古老的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与光彩。我相信,只要心中有爱,手中有针,就能在刺绣的世界里绣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编辑/张天宁
审核/张天宁、王杨、李庆娜
审核/张天宁、王杨、李庆娜
浏览量:344